您的位置:首页>>资讯>>百科优化 >

维基百科优化:你所不了解的维基

锐易网络营销 | 2020-07-09 06:01:36 | 分享至:

  发生在前几日的维基被墙风波,又一次将“维基”二字带入公众视野。事后众多媒体/自媒跟风报道,民间舆论也一时沸腾,有扼腕痛哭者,有愤而怒骂者,有漠不关心者,也有趁机甩锅者,然而其中大部分人亦是一知半解。一如时下碎片化与虚假信息流毒的贻害,“不求甚解”与“一知半解”的“差不多精神”背后,恰是中国互联网缺失“维基化”精神十余年所种下的恶果之一。
  维基≠维基百科
  “维基”(Wiki)这个概念始于1995年,Ward Cunningham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维基网站“Wikiwiki”[1],wiki来自夏威夷语,意为“快点”[2]。正如“Cola”成为所有可乐饮料的通称一般。“维基“这一名词发轫于斯,发扬光大自Jimmy Wales一手创建的维基百科, 随着2007年“wiki”一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3],十年来逐步成为同类型网站的代名词。
  wikiwiki的创始人Ward Cunningham
  维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熟悉又陌生。将“维基”简单的等同于“维基百科”是众多思维定式和错误谬见的根源所在。“维基”(Wiki)常见的含义有二[4]:
  A) 一种网站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多人协作编辑与内容的版本控制,Wikipedia只是茫茫数以万计大小维基网站中的一个
  B) 用以生成维基网站所需的维基软件,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维基百科所使用的MediaWiki。
  从网站形态上来说,符合维基形式的站点非常之多,大体分为“独立部署”和托管在“维基农场(Wiki Farm)”两种方式,其关系大抵等同于部署私人站点和在blog平台上写博客——前者自负成本,后者免费寄存于商业化运作平台之上。独立部署维基多以非盈利组织的身份出现(.org),依托“基金会”和“捐赠”的模式维系发展,内容涉猎上以学术居多,维基百科(Wikipedia)是百科类维基(Encyclopedia)的典范和最成功者。国内有着极高人气与知名度的“萌娘百科”也是成功范例。 与.org相对的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维基农场(.com),其中的代表是与维基百科同出一枝的“Wikia”。
  扩展阅读——维基农场(Wiki Farm)
  Wikia:全球最大的维基农场,基于Wikia二次开发的MediaWiki构建,Alexa top100,有近40万独立维基站点
  Gamepedia:专注于游戏领域的维基农场,基于MediaWiki二次开发的Hydra Wiki系统构建,代表网站是WoWpedia
  wikidot:来自欧洲,全球第三大维基农场,以轻量、便于使用,外表美观著称。
  atwiki:日本的维基农场,熟悉日本漫画、游戏的用户会经常遇到。
  灰机wiki:国内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维基农场,基于MediaWiki二次开发的HuijiWiki所构建。
  从软件来说,维基软件也是名目众多,Wikipedia和Wikia所使用的MediaWiki是全球范围内最广为人知的维基软件,其标志性的菊花logo和素白色的页面布局也成为了大众脑海中“最典型”的维基形态。其实除了MediaWiki之外,还有着上百款维基软件系统。
  扩展阅读——维基软件
  MediaWiki:全球范围内最流行的维基软件,基于PHP,开源免费,图标是一朵菊花。
  DokuWiki:非常流行的一款轻量型维基软件,比MediaWiki更容易上手,同样是开源免费,基于PHP开发。
  Trac:在Trello尚未流行之前最常用的任务管理软件之一,基于PHP开发。
  Gollum:基于Ruby开发的维基系统,Github的用户绝对不会陌生。
  Confluence:Atlassian基于Java的一款维基系统,商用付费,是企业级用户比较理想的维基解决方案。
  Microsoft Sharepoint:微软自己开发的一套系统,兼具wiki和OA管理等诸多功能,售价不菲。基于ASP.Net构建。
  因此无论是从网站还是软件的维度来讲,“维基”都不能简单地与“维基百科”划等号。此次维基被墙事件中遭殃的主要是Wikipedia的除汉语外的其他版本以及MediaWiki.org(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些网站已经能够正常访问了)。
  维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实际上我在上一条中已经提到了,并非所有的维基都是以非盈利模式运作的,维基之父Jimmy Wales在2001年创建了维基百科,时隔不久于2004年就创立了Wikia——完全商业化运作的维基农场,依靠广告和to B端的合作盈利,目前Wikia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接近4000万美元。这个在国内籍籍无名的Wikia,在欧美却是一度十分风光,有着近40万个维基社区和每月数亿的PV,巅峰期常年位居Alexa网站排行top50内,比Quora还高。
  Jammy Wales
  在许多国内媒体的报道中,Jimmy Wales被想当然的塑造成了“有钱不赚”的圣人形象,当然Jimmy Wales也不可能完全靠着自己早年经营的色情网站来养活维基百科。Wikia同样隶属于维基媒体基金会,其管理层人员与基金会也有重合,其中的关系不言自明。Jimmy Wales自Wikia创立之初就将其看作是Wikipedia的“2.0”与升级版本,在他的维基版图中,Wikia与Wikipedia是完美的互补,而非矛盾关系,wikipedia专注于严肃的知识领域,不赚钱,wikia专注于泛文化娱乐领域,日进斗金。很多人只看到维基百科的社区规模逐年下降,就得出“维基式微”的结论,殊不知wikia的用户量却在逐年递增,随着维基百科内容的逐渐完善,用户在向wikia转移,而不是消失。同理,很多人非常担心$3一次的捐款能否养得活wikipedia,却想不到如果Wikia有肉吃,又怎么会让维基百科喝不到汤?[5]
  维基是过时的网络产品?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过不少互联网从业者,许多人持有一种“维基是过时产品”的论调,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精英。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大众对于维基的曲解甚至是无知。 并非维基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不会做前端,不会优化userbility,维基卖相上的“过时”恰是源自深层次的内在坚守,Ward Cunninghan在与Bo Leuf,合著的《The Wiki Way: Quick Collaboration on the Web》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维基”的三个基本概念:
  维基的所有页面和内容面向所有人开放编辑,应以最纯朴的形式呈现,避免浏览障碍(开放性、易用性准则)
  维基通过内链将有意义的内容串联起来组成体系,无论该页面是否存在(言之有物与结构性准则)
  维基不应是仔细雕琢的成品网站,应强调浏览者即参与者,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成长(成长性模式)
  也难怪很多人要说维基是“过时”的,因为维基(尤其是MediaWiki)处处体现着背离主流互联网产品设计大势的思路。因为追求普世,所以放弃了婀娜的妆容——MediaWiki以极简素白到极致的界面示人。因为倡导公平,所以没有聪慧复杂的算法——Wikipedia的许多设定放到国内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眼中简直不可思议:用户页看不到贡献者的名字,无论写上几千字还是修改一个标点都是等价的贡献度量——一次编辑。于是PM们无不蹙眉,要如何体现用户成就感?要如何拉升DAU?
  其实无论是CSS3还是HTML5,从计算机代码诞生的那一天起,主导权和标准都来自于西方。无论是极简还是扁平,优秀乃至惊艳的交互设计几乎都来自于欧美,正是那些井井有条的发布在Github上的代码和规整在wiki中的技术手册,引得国内无数PM们和程序员竞相折腰,趋之若鹜。维基软件和维基网站兴起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人量化分析与系统归纳思维习惯在互联网产品中的延续,Trello、Mindmanager、Viso等软件工具无不源自于看似呆板、龟毛、琐碎的思维与生活习惯——如果你是一个美剧控/影迷,一定可以脑补出无数贴满便签纸与钉满了图钉和绕线的背景墙。同样,维基和维基化的思维早已渗入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方方面面——版本控制、多人协作、SaaS、开源、任务管理、Buglist……处处都有维基的影子。
  沙盒化产品的重要意义
  其实前述众人眼中维基的“简陋”与“过时”,只是一款沙盒化产品的外在表相。所谓沙盒化产品,即重规则和轻玩法,犹如是互联网产品中的Minecraft。广袤天地,大有作为,轻重深浅,各得其乐。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热播的电影《火星救援》,一个用户初始化一个新的维基之时,面对的是白茫茫的主页和毫无头绪的UI,然而网站的背后却藏着深邃、高深的结构和功能。与被扔在荒芜火星平原的马特·达蒙何其相似?若想生存,你须有:
  良好的知识积累(美感、设计、逻辑)
  专业素养(一定的代码能力)
  卓越的学习能力(查询检索知识的能力)
  灵活的应变能力(发散性思维)
  乐观、开放的心态(心理素养)
  毅力与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做不出维基的)
  Mark面对的就是一个“火星大沙盒”
  与国内一味弱智化、简单化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思路不同的是,维基和其他沙盒类产品/游戏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优化交互操作和培育用户习惯是关系非常微妙的两件事,如果你一直把用户当猪来养,那么用户退化的就会更加严重,长此下去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就会更加艰难。反之面向一个学习能力更强的用户群体,产品开发与设计则会轻松许多。以维基编辑与创作为例,优秀的维基编辑者可以通句读、善规划、懂设计、涉猎各种代码,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全新未知的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一类人即使离开维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亦可以游刃有余。
  中国到底有没有维基?
  Ward Cunningham三准则是甄别维基的最直观标准,可以算得上是维基的广义定义,以此标准,知乎都可以算是一款维基化的产物,其实从诞生之初,知乎就有着诸多维基元素,我一直将知乎/Quora看成是“主观意见的维基化产品”。然而从严格的角度来说,由三准则衍生出的维基百科社区“五大支柱”可以算得上是狭义化的百科类维基(Encyclopedia)的定义:
  内容上:维基百科是综合类大百科类全书,不应是宣讲台(soapbox)、广告平台、出版社。是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的试验品,是信息的汇集,网络化的目录而不是简单的辞典、报纸、文档来源的堆砌。
  天性上:维基百科以客观中立的视角书写。
  参与性上:维基百科人人皆可编辑,人人皆可使用,人人皆可推广,但必须严守和尊重版权协议。
  用户关系上:维基百科的用户应当友好相处,互相尊重。
  维基百科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规定禁止和不宜进行何种行为,而不以“应当如何”的条款约束用户。
  国内的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百科全书都基本符合广义的维基准则,但是以维基百科的严苛标准为准绳,则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中精神与形式上最为接近的应属互动百科。
  百度百科是不是维基?
  我一直旗帜鲜明的认为百度百科绝不是真正的维基百科。我们不要轻视略显形而上的“五大支柱”,这五个原则是经过缜密思考,反复考验的黄金准则,他们从世界观到方法论层面保证了一个维基类产品能够纯正自洽的运行与发展,以免堕入旁门:
  以“支柱一”为例,此乃维基公信力根源之所在,一旦摒弃此原则,将维基作为价值观输出的场所甚至商家营销的广告阵地,对页面明码标价,这样夹带私货,真假难辨的“百科全书”岂不是滑稽。
  再以“支柱三”为例,支柱二中强调的人人协力是维基能够产生运行的保证,也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优势,然而这一过程中必须严守版权,否则伤害了U(用户)的感情,优质的C(内容)要从何而来?反观百度,在版权上是十足的流氓主义,与欧美维基流行的GNU和创用CC不同,百度在“拿”的一端宽于律己——不会约束使用者是否侵权盗用文字、图像内容,甚至鼓励不写注释、不标明来源。在“发”的一端严以待人——任何未注明出处的内容均视为百度百科所有,不得擅自他用。维基从先天应是版权的自然同盟,而不是盗窃者。
  早期的维基多采用繁琐的GNU协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信息的自由流通
  创用CC只规定“被禁止的事项”,因此备受推崇
  然而遗憾的是,从竞争之初,百度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依靠搜索引擎的垄断将互动淘汰出局。可以说中国最大的维基类网站,恰是最不具维基精神的,然而我们亦可辩证又精致地称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维基”。
  维基文化在中国
  维基文化在中国明显“水土不服”。其实个人一直反对将中文维基百科的凋敝归咎于GFW,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文维基百科最近一次被彻底墙掉是在今年4月份。而在墙外能够被自由访问的岁月中,亦没有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因此“墙导致中文维基百科进度缓慢”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对于代码、沙盒化产品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学习能力是先天不足,“支柱一”所倡导的若干精神主义所导致的政策危机进而被墙,本土流氓势力进一步压缩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大中文语系下诸多子派系之间的互不信任和内斗亦消耗了大量社区参与者的精力、透支了潜在参与者的同情心与意愿。
  真正令人值得反思的是维基、维基化思维为何难以生长这一客观事实,诚如上文中所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差别是深层的内在原因,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无法被忽视。借用被创投圈玩儿烂了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编维基这件事情一定是处在塔顶端的人才能做的事情,而中国的文化精英和有能力编纂维基百科的潜在用户往往不具备时间和、精力和从容的心态。换言之,至少当国内千万计的IT从业者不再需要朝九晚十的奔波忙碌,为了房贷而劳神的时候,维基才有可能悄然间蔚然成风。
  无意于影射过往或者趋附历史,事实就是维基在中国已经错失了萌芽生长的最佳时机。从软件到平台,从百科到农场的经典模式已经无法再被复制,互动百科就是最好的例证。维基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另一种形式和道路,我认为从泛文化领域切入维基农场托管平台是最为可行,也是最为安全的方式。然而这一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艰辛,说成是一场悲壮的革命亦不为过。说“西体中用”不免流于投机,一本正经的说,我们追求的可以不是具体的模式和产品形态,而应是以协作、开放、平等为突出特征,以客观公正、严谨为准则,以点滴积累为模式的“维基文化精神”。以此为准则,一字一句皆为累积,一砖一瓦谁言无用?
  我看维基的未来
  移动化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维基的阅读场景已经逐步由PC向移动端转移,以wikia的数据来看,15年初约有50%的PV来自移动端,这一数字到日前已经达到了65% 随着各种尺寸、各种兼容标准的移动手持设备的出现,一些PC端精美设计的网站往往无力应付,过重的前端设计在嬗变的场景之前反而变成了累赘,标准日新月异,我们曾经熟悉的IE、Flash等等概念如今即将被时代抛弃,而得益于Ward Cunningham的泛用性准则,维基大巧若拙的极简设计则使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在经过响应式改造之后再各种平台之间游刃有余,穿梭自如。
  wikia历年来数据简图,深蓝色表示移动端PV占比
  数据化
  而以上仅仅是维基众多前瞻性智慧的表现之一,随着互联网对第一世界整合的完成(O2O),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的网络化革命必将到来。如果说我们在第一世界中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摄像头与传感器来收取大数据,那么深藏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人脑与思维客体中的“数据”又要如何析取?无论怎样的智慧都要一个数据化的信息载体,在“读心术”能够商业化应用前,我们还是要鼓励人们通过键盘(未来或许是脑电波)来把内容“敲”进电脑里,这,就是维基的位置和存在意义。
  扩展阅读——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第一世界:物理世界
  第二世界: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思维客体世界
  模糊思辨与数据分析也许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但是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中,还太依赖于数据而非模糊,究其原因,我们的“人工智能”还停留在让人向机器靠拢(把“人话”转移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的阶段,机器还无法真的“像人一样思考”。恰如你无法让机器懂得“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克一样,再玄妙思辨的道理也要化为1、0与编程代码。在这个大前提下,维基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契合着我们目光所能及处不远的将来——在机器人与智能硬件的时代,再优越的算法离开了数据都是无米之炊,结构化、语义化的优质内容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将比金子还珍贵 。
  英文互联网在过去的一个十年里已经积累了亿万数计的优质维基化数据,从天体物理学到天马流星拳,涵盖科学、文娱、多媒体各个领域。而以维基媒体基金会旗下的“Wikidata”为其最具前瞻性的代表,这一项目由微软创始人Paul Allen的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 the 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以及Google共同捐资创建[6],致力于将维基数据整合成人机互通读写的信息数据库。而我们反观中文世界则是一地鸡毛,数量、质量、可信度都相当堪忧,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在Siri、Cortana中文本地化的过程中已经初现端倪,也许未来尚未开赛,我们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正是因为“维基”≠“维基百科”,正是因为我们基于一种文化范式和方法论来看待维基,所以我们才有理由相信,维基百科的遭遇并不等于对维基宣判死刑。事实上在这个棘手的环境中做维基,是需要一些科幻和任侠精神的,往玄了说姑且称之为“信仰”,说的直白一点,我们还未到放弃的时候。

下一篇:如何做百度百科推广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